
脑梗,即脑梗死,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、缺氧性坏死的疾病。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血管堵塞或狭窄有关,当脑动脉因血栓、栓塞或血管痉挛等原因血流中断时,相应区域的脑细胞会在短时间内因能量耗竭而死亡。
根据病理生理过程,脑梗可分为血栓性脑梗(原位血栓形成)和栓塞性脑梗(外来栓子阻塞)两大类。前者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,后者常见于心源性栓子脱落。值得注意的是,脑梗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受累血管大小及侧支循环代偿能力,例如大脑中动脉闭塞常导致大面积梗死,而小血管病变可能仅引起腔隙性梗死。
脑梗的致病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和可干预两大类。不可干预因素包括年龄(55岁后每10年风险翻倍)、性别(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)、遗传因素(家族史使风险增加1.5-2倍)等。
可干预因素中,高血压是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,长期高压会损伤血管内皮,加速动脉粥样硬化;糖尿病通过糖代谢异常促进血管病变,使脑梗风险增加2-4倍。其他关键因素还包括:高脂血症(尤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)、吸烟(含二手烟)、酗酒、肥胖及缺乏运动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因素常相互叠加,例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使脑梗风险呈指数级上升。 针对脑梗的可干预致病因素,科学预防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。对于高血压患者,建议每日自测血压并保持收缩压<140mmHg,可选用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;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%以下,定期监测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。
生活方式调整同样关键:戒烟后5年脑梗风险可降至非吸烟者水平,地中海饮食(富含橄榄油、深海鱼)能改善血脂代谢,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增强血管弹性。此外,40岁以上人群应每3-5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,发现斑块狭窄>50%时需强化抗血小板治疗。这些措施通过多靶点干预血管病变进程,可有效阻断脑梗发生链条。
温馨提示
倘若您想了解更多脑梗的致病因素有哪些_哈尔滨市治疗脑梗哪家医院效果好相关信息,您可以拔打免费客服热线 : 0451-55557732 或直接与 在线客服 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