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,泛指由于高脂血症、血液黏稠、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、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。具有高患病率、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,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,居各种死因首位。
那么日常我们饮食注意什么能尽量避免这个问题呢?
1·尽量选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
饮食指南鼓励大家选择低脂或脱脂产品,用植物油来替代黄油,以帮助降低全因死亡率、心血管疾病、超重肥胖等问题的风险。
2·尽量好吃加工肉制品的摄入
无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、死亡率,还是腰围的增加,红肉都是“危险分子”。加工肉类还要加个“更”字!这些采用烟熏、腌制、盐渍或添加其他化学防腐剂加工制成的肉类、家禽以及海产品中,含有大量的盐、饱和脂肪、胆固醇、多环芳烃、杂环胺等成分,对健康的伤害很大。常见的加工肉类包括:培根、香肠、热狗、熟食肉(如火鸡、火腿、烤鸡)、意大利香肠和意大利腊肠等。
因此,对于无肉不欢的朋友们,为了更好地保护大家的心血管,建议大家食用未经深加工的去皮去肥的家禽、鱼、坚果和豆类等替代红肉和加工肉类。
3. 日常烹调使用液态植物油来代替热带油、动物脂肪和部分氢化脂肪
液态植物油,顾名思义,是室温下呈现为液态而非凝固态的。它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”,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。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。前者的食物来源包括了大豆、玉米、红花籽、葵花籽、核桃和亚麻籽油等。后者的植物来源包括芥花籽油、橄榄油、高油酸红花油、坚果和花生等。
与之相对应的室温下呈固态的脂肪,是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,对心血管健康不友好,因此不建议使用。
4. 选择加工程度最低的食品
食品大致分为加工,未加工,深加工
1·未经加工或加工程度最小的动植物可食用部分,如新鲜生食的水果、蔬菜、牛奶等;
2·加工过的烹饪原料,指的是从压榨、精炼、研磨后的最小加工程度食品中提炼出来的食品,比如植物油、玉米面、大米粒、芝麻酱等;
3·加工食品,指的是以前两类为原料,加入盐、糖、脂肪等加工过的食品,比如炒菜、烙饼、花卷等;
4·超加工食品,比加工食品的加工程度更深,不止是加了盐糖脂肪等,还添加了人工色素、香料和防腐剂等,对人体健康伤害尤重。
超加工食品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超标、短期内体重增加过快,并因此增加诸多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及死亡率,如超重肥胖、心血管疾病、2型糖尿病等,所以提醒大家要尽量少吃。
温馨提示
倘若您想了解更多有心脑血管病日常饮食要如何注意_哈尔滨心脑血管医院专家相关信息,您可以拔打免费客服热线 : 0451-55557732 或直接与 在线客服 沟通。